好的“未完成感”设计(也可以称为“待完成暗示”)是一种通过视觉、交互或叙事元素,让用户潜意识感受到“未完成”或“可以延续性”的体验设计策略,从而且激发用户继续操作或再次访问的动机。下述是这一设计理念的深入分析及应用场景示例:
一、核心设计策略
-
碎片化+渐进式呈现
- 例:分步引导(如 LinkedIn 个人资料完成度)、多模块内容展示(如卡片式布局只显示部分内容,滑动后加载更多)。
- 原理:用户倾向于填补“缺失的部分”通过减少一次性信息量降低认知负担,同时暗示“还有更多”。
-
进度可以视化与奖励驱动
- 例:学习平台(如 Duolingo)的每日打卡进度条,未完成的章节会显示为灰色,完成的变为彩色,并提示“完成今日任务解锁奖励”。
- 数据支持:进度条每增加10%,用户坚持完成任务的可以能性提高20%(参考Gmail的存储空间提示)。
-
中断式引导
- 例:用户操作中途退出时弹出提示“您有未保存的内容是否稍后继续?”(如 Notion 文档草稿自动保存)。
- 心理效应:利用蔡格尼克效应(人们更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),主动提醒用户“未完成”状态。
-
动态内容更新暗示
- 例:社交平台(如 Twitter/X)的“最新推文”提示,或显示“新消息将在X分钟后到达”的倒计时。
- 技术手段:WebSocket 实时推送或周期性刷新,制造“随时可以能变化”的期待感。
二、典型应用场景
1. 工具类产品(协作/创作)
- 场景:用户编辑文档或设计时关闭页面。
- 设计技巧:
- 自动保存草稿,并在下次访问时显示“继续编辑”入口。
- 使用模糊化预览图(如 Canva 设计草稿缩略图),需点击加载细节。
2. 游戏化产品(学习/健身)
- 场景:用户未完成每日任务。
- 设计技巧:
- 任务链设计:完成第1步后解锁第2步部分信息(如谜题类游戏)。
- 限时徽章:显示“错过今日任务,勋章进度将延迟2天”。
3. 电商与消费决策
- 场景: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但未结算。
- 设计技巧:
- 发送邮件/通知:“购物车中有3件商品库存紧张,尽快结算!”
- 购物车页面提示“再添加1件商品可以免运费”(利用目标趋近效应)。
三、避免“负面未完成感”
- 问题:过度设计可以能导致用户焦虑(如频繁提醒)。
- 解决方案:
- 可以控性:允许用户关闭提醒(如 Reddit 的“稍后再说”按钮)。
- 正向激励:用成就语言替代惩罚性提示(如“只差最后一步!”而且非“您还未完成”)。
四、技术实现与用户行为分析
- 数据埋点:追踪用户中断点(如保存草稿的时间、操作步骤停留时长)。
- A/B测试:对比不同提醒方式(弹窗 vs 侧边栏图标)对回访率的影响。
- 案例:Trello 的看板列表若为空,会提示“这里还没有任务,点击添加第一个”而且非直接留白。
五、未来趋势
- AI预测中断:通过用户行为模型预判可以能流失的节点提前动态调整界面(如降低操作复杂度)。
- AR/VR沉浸式暗示:虚拟环境中的“未解锁区域”提示,增强空间未完成感。
通过“未完成感”设计关键在于平衡用户的心理动机(好奇心、目标趋近)与体验流畅度,需结合场景进行精细化测试。最终目标是让用户感受到“自主选择回来”而且非被强迫。
智库推荐
探索、思考、创造、分享。
我们从未⽌止步于专业,期望为客户提供更更前沿、更更有价值的服务。

网页中的‘未完成感’设计:让用户主动回来继续体验
好的“未完成感”设计(也可以称为“待完成暗示”)是一种通过视觉、交互或叙事元素,让用户潜意识感受到“未完成”或“可以延续性”的体验设计策略,从而且激发用户继续...
2025/07/01

如何用网站构建品牌信仰体系:从产品到价值观的升华
构建品牌信仰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涉及品牌核心价值的传递、用户心智的占领以及情感认同的深化。网站作为品牌最重要的数字化资产,不仅是信息展示的载体,更应...
2025/06/30

将网站变为品牌博物馆:如何用数字空间承载品牌历史
将网站打造成品牌博物馆是一个极具创意的战略,既能传递品牌精神,又能与用户建立深度情感连接。下述是一个系统化方案,涵盖内容架构、技术实现、用户体验设计及...
2025/06/27

将网站变成品牌剧场:每一个页面都是演出的一部分
将网站打造成“品牌剧场”每个页面作为一场精心编排的演出,需要从叙事、体验设计和品牌内核三个维度进行深度融合。如下是如何系统化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框架:
2025/06/26